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35章 三國(2)

關燈
張超走後, 李澈又翻了一遍地圖。

地圖這種東西通常不全,張超拿來的地圖至少也用了百年以上, 是刻在木板上的, 只有廣陵附近的幾個郡縣大致位置, 至於李澈想要的全輿圖,大約只有洛陽皇宮裏才會有。

但這已經足夠了。

在李澈看來, 廣陵郡的位置得天獨厚,附近的郡縣不是鄰近州城就是豪強眾多, 廣陵郡沒什麽豪強,但糧食出產豐厚,雖然這同樣也導致了征不到什麽好兵, 但戰場相搏玩的是頭腦, 有幾個人擋在前面耍耍花架子也就可以了。

李澈想要張超不去摻和討伐董卓的破事, 讓隔壁張邈去湊個熱鬧也就夠了,做好戰備, 伺機搶占地盤才是實在的。

漢家十三州,廣陵郡位於徐州, 張超的兄長張邈離得不遠,在陳留, 屬於兗州, 情況沒有廣陵那麽好, 但有心算無心, 拿下兗州的概率也不小, 到時候兩郡之兵變為兩州之兵, 只要兄弟倆不拆夥,勢力就永遠高出別人一截。

奈何張超不是這麽想的。

李澈勸他做好戰備的時候他還十分興奮,等到下一句,他就不樂意了,甚至臉色都冷了下來,不等李澈說完,便道:“我張超沒什麽本事,食漢家祿米,為漢家做事,先生這話日後不要再提。”

李澈發現自己錯了。

他萬萬沒想到時值亂世之秋,竟然還真有這種愚忠之人,張超這邊一斷線,他想好的全盤計劃都被打亂,不得不緩了緩,捋了捋思路。

張超說得義憤填膺,更有一種看錯了人的悲哀,他帳下可用之人不多,李澈來之前,最受他重用的是一位名叫臧洪的先生,臧先生也許不如李先生聰明,但為漢家盡忠的那份心卻是誰都比不上的。

李澈忽然嘆了一口氣。

張超本來已經準備拂袖離去,聽他嘆氣,又像是有萬般苦衷,不由下意識問道:“先生還有話說?”

李澈搖了搖頭,說道:“既然府君已經下了定論,我還有什麽好說的呢?”

張超怔了怔。

李澈嘆道:“漢室衰敗非一朝一夕之過,不在桓帝,不在靈帝,是因人各有私心,結黨而存,同鄉為黨,同門為黨,一姓一黨,君無權柄,地方自強,正如當年周天子,想要扶持漢室,除非能有一人效法周公,滌蕩天下!”

張超的氣息忽然亂了起來。

李澈又道:“討董是大事嗎?今日討了董,明日又來誰,不除去病根,總會覆發,時機難得,不趁著天下英雄未起之時動手,莫非府君以為等那些士族摻和進來之後,還能指望他們像府君這樣忠義嗎?”

張超被說得有些猶豫起來。

八尺的漢子一臉胡須,喜怒都不大明顯,看在別人眼裏的有些猶豫,實則就是十分動心。

臧洪冷眼看著,並不插話。

他已經看透了自家主公,知道自己就算開口也討不了什麽好,反而會被帶了節奏。

張超被說動了。

所謂戰備,一是屯糧二是囤兵,囤兵和屯糧是兩相沖突的,當兵吃糧,消耗很快,所以這時候沒什麽勢力會養兵,基本都是到了戰時臨時湊起的人手,李澈卻要張超反其道而行之,屯糧也囤兵。

這下就連臧洪都坐不住了,他很懷疑李澈到底是什麽居心,馬上就要入秋了,正是農忙時節,九千新兵已經是把廣陵郡內的閑散人員全征過來了,能幹活的成年男子有幾個肯放下一家生計來當兵的?少不得就要強征,怎麽看都是弊大於利。

李澈等臧洪說完,才慢慢地道:“兵是練出來的,一群只會種地的農夫上不了戰場,但也不能說放棄秋收,這樣,先把人征集起來,等農忙的時候軍中統一組織下地,三班輪換,每操練三日就做一天農活,人多起來幹得也快。”

眾人都是一楞。

這會兒人的腦子還很死板,兵是兵,農是農,當了兵吃主家糧,哪還有返回去種地的道理?

但李澈這麽一說,好像……也可以?

至少張超就十分信服,立刻讓人去組織此事。

自從跟了李先生,不,自從李先生跟了他,連帶著他的辦事效率也蹭蹭上漲,基本上有什麽事都不會拖過第二天。

李澈想了想,又道:“此外,還要勞府君多註意一些鄰近州府,知兵之人難得,如能尋到,莫要怠慢了。”

廣陵糧多人多,但不出武將,軍中那幾個花架子還不如張超自己能打,這也是很無奈的一件事。

張超自己就練武,對文人謀士十分敬重,卻有些不待見武將,也可能是因為廣陵沒什麽厲害武將的緣故。

一場會議結束,張超帶著人心滿意足地走了,唯有臧洪留了下來。

李澈笑道:“子原兄還有話說?”

臧洪冷冷地說道:“先生覺得討伐董卓不會成功,所以唆使主公謀私,但若有旁人成功,到時候下罪主公,只望先生也莫要縮頭。”

李澈眼睛都不眨一下,只道:“秦失其鹿,漢室將傾。”

臧洪氣噎,拂袖而去。

李澈也不管他,端起桌上已經冷了的茶盞,忽然想起剛才臧洪義正辭嚴說話的時候,好像就站在他的茶盞邊上。

李澈立刻把茶盞放下,想了想還覺不放心,索性隨手砸了。

李凝從簾子後露出一個腦袋來,見人是真的都走了,這才大步走了出來。

一地都是碎瓷,李凝忍不住說道:“好好的東西說砸就砸,下次就該給你全換成粗陶,砸多少都不心疼。”

李澈笑了,說道:“好,下次換。”

李凝問道:“我剛才都聽見了,如果沒有帶兵的人,我……”

李澈拉住她的手,把她帶到懷裏,拍了拍她的後背。

“好了,這不是你該想的事情,江湖廝殺和戰場是不一樣的,我答應你,如果有需要你的時候,一定讓你去。”

李凝只好點點頭。

她這會兒個頭不高,武功也最多和張超持平,想要練回先前的水準,至少也要五六年,五六年後,還不知是個什麽光景。

廣陵是大郡,有了秋收的保證,連張超都沒想到短短一個多月竟征集了三萬新兵,加上先前的九千還有廣陵先前的人馬,整合五萬。

五萬大軍聽上去不少,但廣陵的軍備跟不上,很多人手裏連個鐵器都沒有,是用木頭削尖湊數的,李澈想讓張超去搞點副業,然而話沒說出口就想起張超還有個在兗州的兄長。

張邈剛剛聽說自家弟弟在徐州大舉征兵的事情,就接到了家書,張超闡述了一番李澈的理論,慫恿自家兄長和他一起幹,並在末尾非常不好意思地提出了借錢。

張邈:“……”

錢還是要借的,就是五萬頭豬也能把張超生吞活剝了,征集了軍隊又拿不出糧餉很容易出事,這時他倒沒怎麽想廣陵的富裕,只當自家弟弟腦子不靈光,撈不來錢。

只是張邈嚴肅地考慮了幾天,還是覺得這事不能幹,他不是張超,和附近州府乃至徐州牧都沒什麽交情,他和兗州刺史豫州刺史的關系都不錯,背地捅刀非朋友所為,且如今各地都有討董之勢,張超不去,他就一定得去了,人言可畏。

但張超並不關心自家兄長的心路歷程。

張邈那邊的錢一到位,他就歡歡喜喜地給五萬大軍換上了盔甲武器,幾個謀士見他心意已定,也只好聽從,眾人商議不多久,決定對堂邑下手。

堂邑距離廣陵不遠,也是個大郡,只是有幾家豪強,速戰速決之下,連個風聲都沒露出去。

這時候人都要臉,張超也沒好意思打自己的旗幟,正好五萬大軍湊來的裝備都是雜牌,他便不報名號,直接下城,鄰近州府通訊不便,不少人便認定是黃巾軍幹的。

黃巾軍首領雖然已經死了,但四分五裂之下,倒是各地都有餘黨,張超動手的時候已過了秋收,關東大部分的兵力都在酸棗集合起來準備去討伐董卓,雖然得知黃巾軍作亂,但大部分人都不讚成此時回援,大勢之下,唯有堂邑郡守不肯丟了地盤,於接到消息當日帶領兵馬回城救援。

然後被打了個懵。

黃巾軍轉戰多年,戰力不下西涼鐵騎,但近些年已經大不如前,老兵死傷得多,也有一部分成了帶兵的人,新兵大部分也就是農民出身,所以黃巾軍變得越來越好打,但這夥占據堂邑的黃巾賊不同,他們面色紅潤,體力充足,盔甲齊備,兵器個個都是鐵器,簡直就像是洗劫了哪家大郡一樣!

堂邑郡守帶領一萬人馬意圖圍攻有三萬廣陵兵囤積的郡城,顯而易見被包了餃子,大部分的兵力倒戈,堂邑郡守本人也被生擒。

張超有些不好意思見他,於是只把人關起來,好吃好喝好伺候。

兩個大郡入手,李澈的目光立刻就放到了整個徐州。

徐州牧陶謙沒有參與關東聯軍,徐州範圍內有不少黃巾餘孽,陶謙認為不該輕舉妄動,但李澈想動一動他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